编者按: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会见马英九一行时表示,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辉煌灿烂、举世无双的中华文明,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为之感到骄傲和荣光。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漫长历史,记载着历代先民迁居台湾、繁衍生息,记载着两岸同胞共御外侮、光复台湾。中华民族一路走来,书写了海峡两岸不可分割的历史,镌刻着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史实。
两岸同胞从来都是一家人,同根同源,历史文化一脉相承。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中,共同建设了包括宝岛台湾在内的祖国疆域,共同书写了中国历史,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了民族精神。为展现这数千年光辉而温暖的历史进程,特推出本文,以飨读者。
习近平总书记4月10日在京会见马英九一行时,围绕两岸关系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四个坚定”,即坚定守护中华民族共同家园,坚定共创中华民族绵长福祉,坚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四个坚定”重要论述的核心概念,是“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
海峡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共同的民族和文化认同是与生俱来的基因,经得住岁月风霜,任何人任何力量都无法改变。
海峡两岸的考古发现和研究,均证明大陆与台湾之间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联系。
在距今数万年前的更新世晚期,地球处于冰河期,此时太平洋西岸的岛弧绝大多数同亚洲大陆连接,台湾岛和大陆相连接,大陆南北方古人类为了寻找更好的栖息地,沿着台湾海峡海退时期形成的滨海平原,从不同路线迁徙到台湾。
在史前文化方面,可向上推溯四五千年的台湾大坌坑文化遗址出土的打制石器,这些石器与江西省万年县仙人洞遗址、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上宋村及广东省西樵山遗址出土的石器,具有相似的特点,都体现那一时期中国东部及南部出土文物所流行的特点。以张光直和宋文薰先生为代表的绝大多数考古学家一致认为,台湾大坌坑文化的源头在大陆东南沿海地区。大多数学者认为,大坌坑文化的特征与同时期福建和广东沿海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非常相似,表明这一台湾史前文化变革应是在大陆东南沿海的不断影响下产生的,而大陆向台湾的移民可能是最主要的因素。张光直先生是这一理论的主要代表之一,他认为大坌坑文化的发源地应该是大陆东南沿海一带,并进一步推论南岛语族最终的起源地是在大陆东南沿海。同样,台湾新石器时代的凤鼻头文化、圆山文化与福建昙石山新石器时代遗存的陶器、石器文化等也具有相同的文化特色。
现今台湾雅美、阿美、泰雅、赛夏、布农等族群,历史上他们与大陆南方一些少数民族一样,具有断发文身、龙蛇崇拜、缺齿与墨齿、拔毛去须、腰机纺织与织贝、贯头衣与筒裙、干栏式建筑等共同的生产和生活上的风俗习惯,同属“越濮”遗风。
公元230年,三国时期的吴王孙权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军渡海来到夷洲,因水土不服,无法长期驻守,后带数千夷洲人返回大陆。吴国的丹阳太守沈莹,从到过夷洲的官兵那里,了解到夷洲的情况,写出了《临海水土志》。这部书里所说的夷洲,无论从地理方位、气候类型、物产状况,还是民风民俗方面,都很符合当时台湾的情况。
大陆人民极有可能从三国时期起,加快对东南沿海的开拓,促进了与台湾的经济、文化交流。海洋贸易以及移民,使大陆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入台湾,加快台湾从石器时代向铁器时代过渡。台湾十三行铁器文化的初期正好处在三国时期,是两岸交流、交往的结果。因此有考古学者认为“台湾的纯粹石器时代应即终止于三国时”,是十分有道理的。
隋朝时期,台湾被称为“流求”。根据《隋书》的记载可看出,当时台湾经常和大陆进行贸易活动。
宋代的《诸藩志》等著作,都提到台湾的澎湖,并且从记载中可以得知,宋代时期的澎湖已有不少汉人定居,从事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种植。更重要的是,宋朝已经派兵在澎湖驻守,澎湖在行政建制上属于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
元代,到澎湖的汉人更多了,并且进一步向台湾本岛拓展。元代著名的地理学家汪大渊就曾亲自到过台湾,在其《岛夷志略》中,记载了台湾的地理山形、农业作物以及大陆商人与当地居民贸易情况等。从汪大渊本人亲历及其文字记载的内容来看,当时汉人来到台湾的不在少数。元代加强了对台湾地区的经营,公元1281年,为了便于在台湾的活动以及加强对澎湖的管理,元朝在澎湖设立巡检司,负责巡逻、缉查罪犯,管理澎湖的治安。从公元1291年至1297年之间,元朝政府两次派遣船队前往台湾,进行“招谕”。
在澎湖群岛上,至少已经发现了几十处属于早期中原文化的遗址,散布在白沙、渔翁、中屯、吉贝、八罩、姑婆以及澎湖本岛等各个岛屿上。这些遗址出土的文物中,主要有唐、宋时期的陶瓷片,包括碗、盆、杯、盘、壶、瓶、罐等日用盛器、食器和炊器等。经过考证,其中的瓷器,基本上是宋、元时期浙江龙泉窑和福建泉州窑出产的产品。此外,其他的遗物还包括砖、瓦,陶质的网坠以及一些铁器、石器、玻璃装饰品和铜钱等。
明朝末年,大陆人民向台湾的移民逐步增多,台湾的历史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明清鼎革之际,因为战乱和社会动荡,福建东南沿海居民避难台湾。1624年,当荷兰殖民者窃据台湾之初,就惊奇地发现岛上有众多的汉人,而且这些汉人与当地的少数民族部落已经形成了非常和谐的关系。1652年,台湾爆发了反抗荷兰人殖民统治的郭怀一起义。1661年,为了驱逐荷兰人,把台湾建设为抗清基地,郑成功率军从厦门出发,挥戈东进。经过艰苦的奋战,于1662年初将荷兰殖民者击败,收复台湾。郑成功在台湾设立“承天府”,下设天兴县和万年县,这是传统郡县制在台湾的正式实施。
1683年,施琅率军平定台湾。1684年,清朝政府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管辖,1885年设福建台湾省,为当时中国第20个行省。而这长达202年的时间内,台湾一直是福建省的一个府,闽台关系水乳交融。同时闽南的风俗习惯、民间信仰、文学艺术、戏曲美术等传入台湾,推动了闽台区域文化的共同发展。
清政府在台湾奖劝农桑,轻徭薄赋。闽粤沿海汉人不断前往台湾,与当地民众一道开发山林。台湾人口日増,耕地日广。康熙后期,开垦范围已有两千余里,“糖谷之利甲天下”,“所出之米,一年丰收,足供四五年之用”。一些内地商贾、垦民,给当地民众带来汉人的先进农具、耕作方法和经商之道,当地民众亦“以师事之”。嘉庆后期,台湾大部分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已接近汉人聚居地。
清末时,台湾人口已增加到200多万人。
1894年7月,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次年4月迫使战败的清朝政府割让台湾及澎湖列岛。但广大台胞义不臣倭,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斗争没有中断过。
《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各族人民坚决抵制清政府割地求和的行为。面对日军入侵,台湾各族人民不顾身家性命,慷慨捐输粮饷军械,“一律预备与倭人决一死战,不愿将全台归与倭人,众志成城,有死无二”,涌现出一大批奋勇杀敌、为国捐躯的英雄人物.彰显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据统计,1896年至1930年间,台湾少数民族先后发动了150余次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行动,“雾社起义”为其中最为惨烈的之一。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明确提出收复台湾的主张。1937年5月15日,毛泽东同志会见美国记者尼姆·韦尔斯时表示:“中国的抗战是要求得最后的胜利,这个胜利的范围,不限于山海关,不限于东北,还要包括台湾的解放。”
1941年12月9日,中国政府发布对日宣战布告,宣告“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间之关系者,一律废止”,并宣布将收回台湾、澎湖列岛。
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政府发表《开罗宣言》宣布,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共同签署、后来苏联参加的《波茨坦公告》,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同年9月,日本签署《日本投降条款》,承诺“忠诚履行波茨坦公告各项规定之义务”。10月25日,中国政府宣告“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并在台北举行“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由此,通过一系列具有国际法律效力的文件,中国从法律和事实上收复了台湾。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取代中华民国政府成为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这是在中国这一国际法主体没有发生变化情况下的政权更替,中国的主权和固有领土疆域没有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理所当然地完全享有和行使中国的主权,其中包括对台湾的主权。由于中国内战延续和外部势力干涉,海峡两岸陷入长期政治对立的特殊状态,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从未分割也决不允许分割,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的地位从未改变也决不允许改变。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不容置疑也不容改变,历史经纬清晰、法理事实清楚。20世纪90年代,海峡两岸达成了“九二共识”,坚持“两岸同属一中”,为两岸和平发展与和平统一奠定了政治基础和民意基础。任何企图将台湾历史从中国历史脉络剥离出来的做法,不得人心且自欺欺人,最终注定走向失败。
中国统一的大势不可逆。中华民族有着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这是中国终将统一、必将统一的历史必然和内在逻辑。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实现国家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一致要求,也是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的历史大势。
文化一脉,海峡两岸自古是一家,同根同源,中国统一大势不可逆!
(作者简介:黄俊凌,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历史所副所长、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