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3月5日,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总书记再次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项工作都要往实里抓、往细里做,要有形、有感、有效。”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明了方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着眼于有形、有感、有效。
要着眼于有形
有形,就是要看得见、摸得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看起来是一项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但也是一项有形的工作。因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由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社会存在决定的,我们要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在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社会存在上多下功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目的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反过来又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就要求我们把“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统一起来,形成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局面。
着眼于“有形”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求我们全面理解和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自觉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想问题、作决策、抓工作。当前,首先就是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缩小区域差距、城乡差距,在促进民族地区共同富裕上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用实实在在的发展成就证明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各族人民的最大利益。其次,要因地制宜,采取多种举措、多种方式、多种渠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加大力度进行历史文化宣传教育、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城市标志性建筑建设、旅游景观陈列等相关工作,使各项工作都往实里抓、往细里做。
要着眼于有感
有感,就是有感触、感想,特别是要有真情实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质上又是一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它要求我们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在信息化时代,思想政治引领就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让各族人民切实感受到中华民族是一个政治上团结统一、文化上兼容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感情上相互亲近的共同体,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共同体。
着眼于“有感”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求我们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第一,开展广泛宣传教育,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以增强共同性为方向,同时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中小学德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第二,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确保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加广泛深入。这就要求实施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行动,在学校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各级各类学校课程,努力培养爱党爱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三,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各族学生在文化浸润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强大内生动力。
要着眼于有效
无论是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还是做“润物细无声”的事情,目的都是要切实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效性。是否“有效”,是衡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根本标准。
着眼于“有效”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要注重增强“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树立了“四个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才能在行动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各项工作是否有效,首先要看是否增强了“四个与共”。其次,着眼于坚定“五个认同”,即坚定对我们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五个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表现。只有坚定了“五个认同”,才能说得上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后,致力于保持“三个环境”,即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终要落实到各族人民享受的福祉上。只有持续保持“三个环境”,各族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各民族才能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才能说得上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来源:学习强国